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走进安徽中烟,看“新黄山 新气象 新徽商”

2017年07月10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宫羽
A+ A

  烟草在线专稿

  导语

  1-5月份,安徽中烟自有品牌实现批发销量80.97万箱,同比增加3.86万箱,增幅5.0%,增幅排名行业工业企业第7位。

  1-5月份,安徽中烟批发销量同比增长5.0%,增幅高于行业平均增幅(1.2%)3.81个百分点。其中:一类烟同比增长22.41%,增幅高于行业15.91个百分点;一、二类烟同比增长15.49%,增幅高于行业5.53个百分点;三类以上同比增长10.98%,增幅高于行业7.1个百分点。

  1-5月份,行业短支烟(24个规格)合计批发销量8.82万箱,同比增长175.22%。安徽中烟销量2.98万箱,同比增长26.36%,占行业短支烟份额33.75%。黄山(记忆)批发销量2.85万箱,占行业短支烟份额的32.29%。

  2017年1至5月份,安徽中烟的营销数据格外亮眼,也使得今天的“黄山”品牌颇有些苦尽甘来的意味,从“三降”到“三增”的过程与艰辛对安徽中烟来说真是一言难尽。但正缘于此,也使得安徽中烟的趋稳向好更显得弥足珍贵。

  安徽中烟有着悠久的卷烟制造历史,“黄山”也曾创造过中国烟草历史上最辉煌的业绩,从“一品黄山,天高云淡”到“品黄山天下无山”,“黄山”的壮志豪情一览无余。如果单以产品线的形态、样式和构成,“黄山”几无挂漏,真是对应了天下无“山”,但近几年给外界总的感觉,是想法很多概念很多,唯缺聚焦,没有真正地做深做透做起来。其实真正追究起来,品牌的恢复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黄山”追求一流的脚步从未松懈,从2012年安徽中烟第三次创业的起始年——“天都”和“红方印”的上市就奠定了“黄山”起势的基础,而2015年“黄山(记忆)”的上市就已经使“黄山”的起势初露端倪。可以说,“黄山”今天的锋芒初露是多年努力进取的结果。

  2016年,徽烟大师级新品——“黄山(徽商新视界)”、“黄山(徽商新概念)”、“黄山(徽商新视界细支)”、“黄山(徽商新概念细支)”等一系列“徽商”产品隆重推出,使“徽文化”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徽文化”的融入,使志在做好“传承者”“攀登者”“带头者”的安徽中烟找到了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文化根基,而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分析,以诚实守信、贾而好儒、克勤克俭、以义利取等品质为特点的“徽文化”确实是安徽中烟走出低谷的一股沉稳坚实的精神力量。

  走进安徽中烟,我们发现,今天的“黄山”,是一派完全崭新的气象。

“徽商”系列为黄山品牌文化注入新活力

  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徽商进入鼎盛时期。

  “安徽”之“徽”来自“徽州”,自古文风昌盛,从来商旅兴隆。《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如果以此算起,源远流长的徽商与徽商文化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本是为了生存“徽商不蹲家,经营走四方”,却缔造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大商帮。 

  作为全国烟草生产最早的省份之一,安徽烟草加工始于清代中叶,兴于清末民初,经历了由手工、烟丝加工到机制、卷烟加工的发展过程,现代意义上的安徽卷烟工业有近80年的发展历程。1600年与80年的时间跨度,历史与现实的牵手,徽烟与徽商的血浓于水,绝不仅仅是地理位置上的重合,更在于内在精神的契合。

  “黄山”自1958年诞生以来,几番沉浮,每逢举步维艰之时都有非常之举打开局面:“黄山”特供卷烟的美谈,“特制黄山”的“石破天惊黄山潮”效应,“一品黄山”的横空出世,“黄山(红方印)”徽风皖韵的文化厚重,“黄山(天都)”宣纸诗画的中国气派,都是点亮市场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人们可以感受到“黄山”品牌顽强努力自强不息的徽商精神。

  近几年“黄山”或许是有些黯淡了,对于现在的“黄山”来说,“黄山”的未来不在于规模,而关乎价值、形象和口碑,“天都”、“红方印”已经在这个方向做了一些开拓与试探,但还不够全面与深入,“徽商”系列能做到吗?而“天都”与“红方印”又能从过去的得失之间为“徽商”们的成功做些什么?这或许比今天的增长更值得关注。

我们可以看一下安徽中烟对黄山品牌的布局:

  在“天都”与红方印之间,是安徽中烟为“徽商”系列设置的发展空间,“徽商”系列是瞄准徽商特定人群而研发的“黄山”品牌高端产品,这一系列在高端引领方面会比“天都”系列更有针对性和延展性,也更符合“黄山”品牌根植徽商故土,古为今用,探索前行的文化定位,而且追溯历史,徽烟之路也正是对徽商精神的实践和传承之路。

  历史上有名的徽商比比皆是,例如黄山毛峰茶叶创始人谢正安、墨业巨商胡开文、歙县棠樾人鲍志道、红顶商人胡雪岩;而当代徽商更是遍布天下,商业巨子史玉柱、苏宁电器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苏宁环球董事长张桂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等,此外香港“纸业大王”姚国安、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也都是安徽人。

  据统计,当前国内外徽商社团组织已达182家,联系各地徽商近十万家,可以说“徽商组织遍天下”,现在年销售额超千亿和近千亿的徽商企业十余家,年销售额达百亿元的徽商企业近百家,已上市的徽商企业近百家,2016年全国徽商销售总额达4.8万亿元,约相当于安徽省GDP的两倍。

  徽商凭借什么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乃至发展为雄视天下的大商帮?一言以蔽之,凭的是“徽商精神”。这种精神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又被徽商进一步发扬光大,它是徽商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

  “徽商精神”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天下为怀的开放精神、重仁重义的诚信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通权达变的创新精神、热心公益的奉献精神。

  而“贾而好儒”更是徽商独具的特色。他们贾不忘儒,孜孜向学。徽商中不少人从贾之前就熟读诗书,粗通翰墨。经商之后,仍然好学不倦,诗书相伴。故很多人都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甚至以文名闻于当世。由于“贾而好儒”,徽商就能够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从商经验,从而更富于理性,经商能够准确判断、决策,尽可能减少失误;也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商业伦理道德的思想资料,作为自己立身行事的准则,形成良好的商业道德,他们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取利;“贾而好儒”又使徽商多为有文化的商人,这样更便于与政府官员沟通,甚至结成友谊。徽商无论在哪里,都和政府官员、文人学者建立密切的关系和深厚的友谊,从而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或支持。文人学者也会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做宣传,大大提高了徽商的知名度。总之,徽商之所以能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壮大,乃至成为称雄商界的劲旅,是与这一重要特色分不开的。

  正是深切认识到在历史的洪流中,徽商群体本身已从一个商帮锻造为一个品牌,安徽中烟才汲取百年徽商智慧,借助各类平台深度介入徽商大型活动,聚焦这个群体,开展品牌植入宣传,并于2016年10月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期间隆重推出“黄山(徽商•新视界)”、“(徽商•新概念)”,以独特匠心向当代徽商致敬,在海内外徽商群体中引起强烈反响,得到徽商群体的广泛认同。

  针对徽商这一特定群体的“圈层营销”积极发挥了商界精英的高端引领和口碑传播作用,通过徽商和徽烟的文化和消费融合,增强了“黄山”品牌在“徽商圈”的影响力,推动着“黄山”品牌的价值升级。

  “徽商”系列的加入,使&ldq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