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国内 > 正文

江苏中烟淮阴厂“深度保养模式”助推企业“创优”

2012年11月07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新华网报道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新华网报道  “刚性变柔性、集中变分散、粗放变精细、无序变有序、分类加专业、生产并保养、节能还减排、清洁又卫生。”谈及正在推行的“深度保养模式”,江苏中烟淮阴卷烟厂的全体员工无人不为之由衷感概。

  因为对于淮阴卷烟厂来说,“深度保养模式”不仅是车间提升基础管理水平、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的一次生动实践,更是淮烟人秉承“敬业奉献 永不满足”的优良传统和“志存高远、和谐奋进”企业精神的深刻写照。现代化的淮阴卷烟厂正以创建优秀卷烟厂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与理念和不断创新的高科技生产技术有机融合,不断有效实现车间内最轻松的保养工作量、最安全的保养方法、最低量的污染物排放和最清新的工作环境的完美统一。

  思路之变 ——发展的根本在于彰显社会效益

  走近淮阴卷烟厂生产制造处制丝车间,映入眼帘的“整洁有序”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柜类或滚筒类设备,还是带式或振动输送机,很难在目光所及之处发现一丝污垢;就连厂房滞留的边角和各式扶手边线也在保养工作的考虑之中。对此,车间的员工们如此形容道:“对车间进行保养恰似整理一个大厨房,要把环境打扫的干干净净,把物品归置的整整齐齐。”

  其实,这不过是淮阴卷烟厂“净”管理理念的一生动写照,即在“精”管理、“细”管理上做文章,在工艺加工精细化上下功夫,向各个管理环节推广和应用,建立精益生产和精益管理模式。

  正如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规划,并承诺把其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承担的义务一样,作为国有企业,淮阴卷烟厂上下认识到,自己更有义务为节能减排做出应有的贡献,即通过“深度保养模式”进行节能降耗。譬如:在保养过程中采用新型水、气喷嘴,使水、气消耗量大幅降低,其中用水量由之前平均每日100吨左右降至现在40吨左右,压缩空气耗用量由之前的平均每日6000立方米降至现在3000立方米以下。此外,在污水排放改造方面,在室外增加了污水沉淀池,净化后排放处理,而这着实使得污水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口COD值由过去的2500多,降至800左右。

  所以说,“深度保养模式”的形成得益于复杂的关系处理——充分考虑和体现保养的质量与体量的关系,保养的方法与安全的关系,保养的方式与污染排放的关系,保养的时段与生产组织的关系。而在这一系列的关系处理中,对内对员工身心的关怀,对外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始终体现在生产过程当中,其中对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始终是淮烟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实践之变 ——发展的方式在于提高创新能力

  在淮阴卷烟厂,人们无不充分认识做好保养工作对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提升工艺质量符合性的重要意义,而这份认识不单是来源于发展思路的转变,更是基于生产实践所引发的思考。

  具体来说,“深度保养模式”按照生产特点的不同分为卷包4S规范保养和制丝4M深度保养。其中卷包推行的4S保养模式以“规范轮保制度、规范轮保现场管理、规范轮保过程控制、规范轮保工作程序”为主要内容,突出保养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丝推行的4M保养模式将设备清洁保养方法由过去日保、周保和月底停产集中保养,改变为现在的班中保养、日保和分段式深度保养,将保养任务化整为零,每天集中力量保养一个区域,并通过人员分工优化组合,固化各岗位的保养内容及方法。

  特别是制丝车间的员工都清楚记得,原先为了清除机器表面的灰尘,通常采用点吹的办法,结果灰尘弥漫在整个空中,严重影响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后来采用“深度保养模式”,吸抹式方法代替点吹的方法,不仅符合了车间生产实际需要,而且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

  其实,方法创新是一方面,工具创新更能反映出烟厂上下谋求实践之变所作出的努力。为了达到降低保养工作强度,消除保养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减少污染物排放,最终达到营造清新工作环境的目的,制丝车间没少专门通过TnPM6源的排查,利用工具创新、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等手段,梳理并解决设备保养难点。譬如根据设备特点,车间员工动脑筋、想办法,制作了大量适合特殊设备保养的工具;又譬如车间通过对保养垃圾进行归类、分析以及对各工序保养时间进行梳理,针对一些保养时间长、浪费清洗水多、保养垃圾多、消耗能源多的设备进行了降耗改造。但是,淮阴卷烟厂并没有局限于此。为了对创新与实践必须加以提炼与总结,车间不仅组织了针对切丝机、移动升降平台、筒内设备和柜类设备的相关理论和现场培训,以及实操考试和岗位练兵,而且还参照ISO9000标准,把保养模式程序化、规范化,制成了保养看板。

  效果之变 ——发展的道路在于形成良性循环

  设备有效作业率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率和总体管理水平,是国家局对标管理的基础指标,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对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淮阴卷烟厂制丝车间通过实施“深度保养模式”,改变了原有以“吹灰”、“冲洗”为主的粗放式设备保养模式,大幅降低了保养过程的“二次污染”和污染物排放,对提升车间现场环境质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工作着实带来了好处——具体来说,通过设备净有效作业率的实施,在工作措施上,建立设备双线轮保制度,完善保养内容,以保持设备良好运行状态为重点,加大轮保质量检查力度,并组织开展达标竞赛活动,促进维修工、操作工全面参与,以及建立完善停机分析报告制度,对停机一小时以上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责任考核,努力减少人为停机的现象。

  基础管理有没有成效,基层工作者的体会最为真切。在生产制造处制丝车间,记者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深度保养模式”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而且也解放了体力。用员工自己的话说,集中休息时间大大增加了,而且工作的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

  “谁不愿意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谁不想在这样的企业奋斗终身。”……而这一切也许就来自于一次生产实践——对筒类设备等进行了改造,在减少物料消耗的基础上,降低了保养强度,减少了用水量,减少了50%的垃圾……因为淮阴卷烟厂上下认识到,“深度保养模式”虽然只是一种生产手段或方法的微调,但是它激发的是整个企业发展道路上的良性循环,为创建优秀卷烟工厂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