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多少人物烟雾中

2016年03月11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徐嘉蔚
A+ A

  烟草在线专稿  自从哥伦布发展了新大陆,其他各地的人们便在印第安人手中淘到了不少的好东西,玉米、土豆、番茄、巧克力、卷烟,这便是名扬世界的印第安人五大发现。

  从此这种带有刺激性的嗜食作物,一经传播便开始风靡。自明朝万历年间烟草这种消费品传入中国,中国特有的文人墨客自酒与茶之后,又有了一种吟咏作赋的佐料。由于烟具有很好的消愁解闷效果,所以在明清时期那个灰暗,纷乱的时代里,烟这种植物受到了众多的国人的追捧,追求及时行乐,“今朝有酒今朝醉”,崇尚逍遥隐逸,善于回避风险的中国人来说,烟,的确是个解忧消愁的好东西。

  清人何其伟有一首名为《爱筠素咏烟筒》的诗,抒发了他对吸烟解闷功能的感受:“笑问今天下,何人可暂离?亦知无甚味,只是苦相思。客在清谈后,愁来冷坐时。茶囊和酒袋,亲狎弗如伊。”在他的心目中“烟”已经足以取代“伊人”的位置了。当然,吸烟的文人并不只有这一位,著名史学家赵翼,洋务运动倡导者张之洞都是鼎鼎有名的大烟民,还有清礼部尚书纪晓岚更可谓是烟锅不离身……这些文人名士过足了烟瘾,再吟弄几首歌颂烟的文章诗词,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士不吸烟饮酒,其人必无风味”的社会氛围。

  而到如今,这种吸烟的传统被今人继承的十分彻底。现在的人们没有了文人墨客的优雅风趣,没有了抽烟时的诗词歌赋伴奏。所以“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这句话被每个烟民奉为神谕,也成为了人们不顾烟中所含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点燃嘴边一支烟的借口。

  其实这并不是借口,如今一根烟所承载的可能不再是短短的一节卷曲的烟丝,不再是吐露的一圈圈袅袅白烟,更多的是在这知识经济的大时代下,在这日常生活的快节奏中所包含的生存压力与悲悯无奈。在这个满是冷漠满是麻木生存竞争压力大的环境中,烟与酒无疑成为了排解愁苦烦闷的好东西,成为了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品,从而忽视了烟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忘记了香烟可能引起的各种疾病。

  的确,我们无法以自己的主观臆断将吸烟的危害抹杀个干净,“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语也随着每一只烟盒而深入人心,但这依旧无法阻止许多人对于香烟的痴迷。

  我们知道香烟自印第安人手中悠久的历史,通晓曾经文人墨客就烟所吟咏的诗词,知道一根烟被后所承载的生存压力……所以烟草这个行业也并不是完全的反面职务。

  有多少年轻的烟草人怀揣着自己心目中的梦想,走在路上,他们不知道他们的手中含着多少印第安人的文化底蕴,不懂得他们所努力的烟草中有多少诗词歌赋,不清楚每根烟被后所承载的生存压力,那些年轻的烟草人只是默默的践行着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信念,一代又一代的烟草人用自己的青春岁月默默诠释着“烟草专卖、利国惠民”的价值理念。烟雾中依稀能看见他们所存留的身影,依旧能体味他们的奉献!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