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散文随笔 > 正文

把抽旱烟的诀窍用在新闻工作上

2015年02月27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贵州日报》编辑整理 作者:罗星汉
A+ A
  烟草在线据《贵州日报》编辑整理  近日下乡调研,在乡场上看到几个老农一边抽着旱烟一边做着旱烟生意,前来购买旱烟的同志一边讨价还价,一边也在测试旱烟的质量,于是,便出现了一派吞云吐雾、谈笑风生的场面。笔者想了解乡情,便向几位卖旱烟的老农靠近,并与他们攀谈起来。老农们很乐意交流,向我传授了抽旱烟的口诀——一要裹得松,二要烟杆空,三要明火点,四要吧得凶。联想到新闻工作,笔者认为这抽旱烟的诀窍可以借鉴。
 
  一是裹得松。“裹得松”蕴含着三层意思,首先得“裹”,不裹不成烟,裹是前提、裹是基础,这个程序必不可少,少了就不存在抽旱烟的概念了。如果将这层意思用在新闻工作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管”,即对新闻工作首先要“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是给新闻工作定规矩的前提,无论是国内国外,对新闻工作都有一定的规矩,有一定的约束。其次是松,松不是松散,而是恰到好处的将烟叶裹在一起,松而不散,紧而有度,这样才能保持旱烟的通透性,便于燃烧。如果将这层意思用在新闻工作上,就是管理要把握好度,管得太松,就会出现一盘散沙,还可能出现其他问题;管得太紧,就会出现死气沉沉,就会出现僵化、呆板的现象,就会将新闻写成“八股文”,将记者变成“呆扳手”。再者“燃”,旱烟是用旱烟裹的,只不过用来裹的烟叶其叶片要求密度比其他烟叶要好些,韧性要强些,否则裹不住,也会漏风漏气,更为关键的是,裹和被裹的烟叶能够一起燃烧,从而达到了同频共振的目的。如果将这层意思用在新闻工作上,可以理解为新闻工作管理者要懂得一些新闻常识,要掌握新闻工作的内在规律,不是内行也要抓紧时间变成内行,否则,就不会达到共同燃烧、同振共鸣的效果。
 
  二是“烟杆空”。空就是通透的意思。抽旱烟有一个关键性的环节要注意,就是要时刻保持烟杆的通透性,否则,旱烟就不燃,抽起来就没有味。在新闻工作中,这种通透性仍然十分重要。新闻记者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是传声筒,其作用与烟杆差不多,照样需要时刻保持自身的通透性。对上,要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对下,要了解社情民意。上面的政策出台后,各地落实的情况,实践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应通过新闻的形式反映出来;基层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向上及时反映,必要时还要想法引起上级关注,并促成旧的政策调整或新的政策产生。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新闻做得有血有肉,才能让领导和群众看到新闻后,都能从中获益。
 
  三是明火点。任何事物,其发展轨迹受内因和外因的影响都非常大,内因很关键,但外因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抽旱烟时,如果没有明火点,那么这旱烟是不会自燃的,不燃的旱烟,就不会抽出烟的味道,就不会给人以舒服的感觉,其旱烟应有的作用就没有发挥出来。同样的道理,新闻工作也需要“明火助燃”,单位的通讯员或媒体的记者选好后,随之而来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就应出台,让规章制度规范其行为,让奖惩措施帮助其最大限度地“燃烧”,从而最终将新闻工作干得风起云涌。这样,既可以推动工作,也可以让战斗在新闻工作一线的同志得到认可,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是吧得凶。当烟杆准备好了,而且弄通透了;当旱烟裹好了,而且点着火了,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让旱烟燃得更旺一些,劲头更足一些,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就需要抽烟的人吧得凶一些才行。这个过程如果用在新闻工作上,一是需要媒体人自己要主动作为,做到有为有位,把自己的新闻报道搞得有声有色。二是需要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对新闻工作要时刻引导、提醒、鼓励,把广大媒体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