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化频道 > 正文

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调研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
2014年05月16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王海军
A+ A

  在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所有国有企业都开展了调研工作,但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把影响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挖掘出来呢?很少,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下到基层,没有真正去思考问题,没有真正把员工当成亲人。开几次座谈会,听一些无关痛痒的发言,起草一份八股文似的调研报告便完事大吉吗?没有。而《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就给我们很好地上了一课,告诉我们什么才叫调研,怎样调研才能发现真正的问题。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发生在上世纪中期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讲述了1961年周恩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邯郸伯延公社考察调研的故事。

  影片一开头有这样一段情节,周总理来到大食堂门口,他看见餐桌上摆着红烧肉、炒鸡蛋,顿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毛主席已有好久没有吃肉了”,群众吃树叶喝菜汤,可对他的招待却如此奢侈,一只刚要迈进食堂门槛的脚收了回来。在当前狠刹“四风”运动中,我们又有多少到基层调研的同志能“收回这只脚”呢?不是收不回这只脚,而是麻木了,没有收回这只脚的意识了。这些到基层调研的同志认为这很正常,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岂不知,当你迈出这只脚的时候,你调研的结果也将和这只脚一样卖过了问题。

  周总理得知那位会唱落子戏的饱经风霜的老大娘因行动不便在家,他便登门拜访。总理在炕上一坐与大娘唠起家常,面对周总理,大娘开始还有些紧张,可说到落子戏,见总理也爱听落子戏,她和伟人顿时拉近了距离,变得无拘无束,还来了段落子。为了给总理送行,让总理吃上一顿拿手的拽面,大娘把自己的寿材卖了,换了白面。当大娘的儿子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拽面送到总理面前时,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感到为难,出乎意料的是总理收下了这碗面条,他心里明白决不能让大娘为了这事伤心,他叮嘱工作人员用自己的工资把大娘的寿材赎回,并吩咐工作人员等他走后再把寿材还给大娘。

  这才是交心,因为没有思想上的隔阂,没有心理上的压力,老百姓才会如此爱戴总理,才敢在总理面前讲真话、讲实话。老百姓的心理是卑微的,员工的心理也是卑微的,这种卑微感不是喊几句“你们是国家的主人、你们是企业的主人”就可以化解的,这源于几千年形成的思想印记。但是,当这种卑微累计到极点,势必会释放出最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将会瞬间倾覆一切。总理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总理用平视的目光去看到百姓,百姓才愈发觉得总理的伟大。而我们又有多少同志能正视这种卑微的力量呢?高高在上的思想,俯视苍生的目光,换来的只能是沟通上的鸿沟。

  老实巴交的张二廷是勇敢的,因为他在周总理召开的座谈会上“放了炮”,讲了真话,列数了大食堂的弊病,主张撤销大食堂,还捅出了部分干部多吃多占的问题。张二廷的勇敢是总理用真诚和保证不允许打击报复换来的。老百姓和员工又是软弱的,他们祈求平安是福、平淡是真,他们能够看到问题,但他们不愿反映问题,因为他们怕失去那份平安和平淡。但是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让他们开口,那么就必须要保证他们的平安和平淡,否则你只能听到敷衍。

  调研是双方的,领导在调研中可以发现问题,百姓在调研中可以看清领导,而达成共识的前提便是真诚和公正,《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教给我们调研的方法,也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