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频道 > 终端 > 正文

市场低迷,社区店如何破局?

2014年10月16日 来源: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缪开华
A+ A

  烟草在线专稿  目前,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以及电商冲击、租金上涨、人员费用增加等众多不利因素纷至沓来,传统的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营困境,特别是社区零售业态,由于人流量较小、购买力较低、流动性较差等因素制约,社区店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那么,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社区店如何破局,在市场中拼出一条“血路”呢?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落实。

  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售店

  社区店可以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前有大超市、大卖场四面夹击,后有街头巷尾零售百货店的围追堵劫,和其他零售业态相比,社区店的经营面临着很大的困难。首先,社区店的消费群体相对固定,缺少流动人口作为支撑,社区店的顾客多为社区或小区里的居民,和一些主干道零售店相比,有着先天性客流量的不足;其次,社区店的消费水平受社区居民影响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社区店的发展;另外,社区店因为地域和经营场地的限制,一般经营面积较小,缺少宽松的出样条件和空间;最后,社区店大多缺少自身特色,千篇一律的形式、商品、服务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社区店很难吸引顾客的眼球,造成顾客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社区店要想突破自身的“瓶颈”,就必须进行升级改造、与时俱进,打造彰显自身特色的店铺。但有的零售客户认为,我们家店铺没有什么特色,生意照样不错,这是怎么回事?这也是零售客户没有细心归纳和发现的结果。如果我们用心,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去总结,总是能够总结出几个与众不同的特点。

  打造社区特色店,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下功夫:

  一是在便利上下功夫。社区店,作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零售业态,消费者来购买商品,图的就是方便、快捷。因此,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让顾客在这儿购物没有不方便的感觉,要从服务,卖场氛围营造方便入手,让顾客来时轻松,走时满意;同时,要做到速度快、质量高。仅仅速度快还不行,还要保证质量。有时,我们零售客户会趁空闲下棋、打牌、闲聊,怠慢顾客的现象时常发生,除了耽误顾客时间,还会引起他们不快,这种现象要避免,没准遇到性急的顾客,他们就会“溜号”了,毕竟社区周围零售店有的是,没有东家有西家,这样就会造成顾客群体的流失。

  二是要做到童叟无欺。这点非常重要,许多时候,家里大人手头事儿多,会差使小孩子来购买商品,如果商品体积较大、较重,我们零售客户应该帮助孩子把商品送到家门口。另外,有的小孩贪吃,会在大人不知情的时候,偷拿大人的钱来买零食。许多零售客户会见钱眼开,不闻不问。这种思想要不得,小孩子一个人来买东西,特别是手拿大面额钞票购物时,一定要询问清楚,必要时还要和他们家人联系。

  三是特色不是抄袭,是要有个性。做个有特色的社区店,不是要零售客户抄袭别人的创意,而是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新路子。从实力上讲,社区店拼不过大型购物场所;从便利上讲,社区店也没有街头巷尾小店经营灵活。所以,要是没有自身特色,社区店拿什么和这些零售业态竞争?竞争的利器就是要把自身特点、优势给挖掘出来,呈现给顾客,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就是这个道理。

  把卖场变成菜场,把菜场搬进社区

  社区店处于消费者的家门口,不仅给顾客带来了方便,也让经营者得到了实惠。

  前几年,社区店在各大小社区如火如荼地上演地盘争夺战、客源争夺战。如今,随着消费回落,许多零售连锁的社区零售业态偃旗歇鼓,甚至是退出这个市场。但是绝大部分的个体社区店还在支撑着社区经营的半壁江山。笔者认为,要想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把社区店开好,就要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丰富销售品类,把握社区的消费特色,找准经营定位,才能把生意做好,把顾客服务好。

  现在,作为社区的业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花费最多的时间是在干什么?除了吃饭睡觉而外,我想,最多的时间就是花费在买菜上了。由于城市乡镇的菜场比较集中,有许多菜场都远离小区,这也让许多消费者感觉到买菜很不方便,是件很别扭、很费时、费力的事情,但这可是每天都避免不了的头等大事,再忙也得买菜做饭。

  既然到菜市场买菜又远、又不方便,那么,我们零售客户何不把卖场变成菜场,把菜场搬进社区呢?也许,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思路。但有的零售客户会讲,菜场不行,顾客需求面太广,也没有这么大的经营空间。笔者认为,社区店经营生鲜商品只是解消费者燃眉之急的,不可能做到大而全,而是要做到小而精。要侧重一些大众化的菜品,要大众化,不要精细化。在笔者所拜访的片区里,有60%以上的社区店都在销售生鲜商品,并且,销售一直还不错,对于拓宽销售面、增加销售收益有很大好处。

  但是,把菜场搬进卖场,我们零售客户要把卫生视为头等大事。这可是件马虎不得的事情,社区店因为地方狭窄,经营空间较小,许多零售商家都会把商品在店外露天摆放,很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在这一点上,零售客户要把好关,不能出现安全事故。

  社区店销售生鲜商品,一方面给顾客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能丰富自己销售品类,提升经营形象。但在经营中要注意好几个问题:一是家常蔬菜品种要多一些,品相要新鲜一些,发现变质、腐败的菜品要及时剔除,这可是影响经营信誉的大事情,不要为一点小利而失去大市场;二是价格要公道。最好不要超过菜市场的价格,其实,社区店销售生鲜商品有一定的优势,没有摊位租金,也没有额外的人员薪金,完全可以在价格上让利于民;二是肉制品类不宜过多,量也不要太大,能够基本满足日常家庭需要就可以了,毕竟肉制品放时间长不新鲜,价格相对较高,在销售时要把好关。

  生鲜商品对时间和存储条件的要求要相对高一些,虽然销售快,但保质期相对较短,零售客户要注意遮光保存,以保证品相和质量,有条件的,可以放在保鲜柜里保存。

  另外,笔者建议,生鲜商品最好经过前期粗加工后销售,加工清洗后,可以放在泡沫餐盒里,覆上保鲜膜,这样,既可以节约顾客的时间,又利于保管,值得一试。

  减少百货,增加食品元素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火油盐酱醋茶。既然要生活,当然离不开吃的、喝的、用的,但最重要的还是吃的,那就是食品。要想把社区店开好,就要把经营的品类给定位好。社区店在许多情况下,都承担着“救火队长”的角色,所以,也要把社区店销售的商品定位在快速消费品上,如果定位出差错,那么,也很容易流失商机,有时还能引起顾客的不满。

  但是,许多小食品不赚钱,也很难引起社区店主的注意,开店经营不能有势利眼,即使不赚钱,只要顾客需要的,我们还得卖,并且,还不能断货。比如胡椒粉,一袋都是利润也有块把钱的事情,但是,你说在家炒菜烧菜一看没这物件,打电话到你店里,送过去算是救了顾客的急,家里没货就能让顾客失望,没准儿在他心里留下个不快的印象,下次再有事情,他们第一次想到的是你家能不能有这些货,省事无事,从别的地方就能买着带回来了。

  副食品,尤其是一些快速消费品是社区店销售的主流商品。社区里的居民多为工薪阶层,并以年轻人居多,睡懒觉、爱过夜生活是这类人群的最大特点,没准儿半夜你都迷糊睡着了,他们还能敲门来卖些泡面、烤肠什么的。为什么?玩了大半夜,饿了,卖点东西填饱肚子,你要想按照常规出牌,那这个生意可做不成了。所以,社区店的店主要吃得了苦,才能落下好名声。另外,年轻人都有睡懒觉的习惯,笔者亦如此,每天早上不到点儿不起床,起来洗漱一番,到小区门口的小店里随便买点吃的,应付一下肚子。这对社区店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为什么每次都到小区门口的社区店去买早点,因为小店靠得近,里面奶制品、饮料、面包、烤肠的品系很多,选择的余地大,一般在出门时就会考虑好早点的内容,所以,到那儿也直奔主题,不耽误时间,有时,蹬在车上,要买的东西就能送到车前,方便。加之,奶制品都是热好的,面包里面还能够免费夹两片生菜,有兴趣的顾客,还能免费得到一小袋榨菜丝,贴心、周到。

  前一段时间,小区的零售里还出售玉米面、杂面、小米粒儿,都是半斤装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原来,前一段时间天气太热,这些米儿、面儿容易生虫、变质,而这些食材基本上都是熬粥,一次吃的很少,放时间长了就能坏掉,而社区店主正是摸着了顾客的需求特点,推出这类“袖珍型”的包装,既解决了顾客的难题,又扩大了自己的生意,是个多赢的好举措。

  因此,社区店主应该多在顾客的“嘴”上做文章,抓住了顾客的胃,你就拢住了顾客的心。

  把社区店主要商品定位于副食品,虽然是个不错的想法,但也要根据其商圈特点来进行。比如,有的社区离大型卖场较远,特别是一些农村的居民集中区,集镇的居民集中区,他们远离繁华闹市,他们不仅需要食品,更需要日用品。因此,要减少副食品的品类(因为购物不便,顾客选择余地也相对较小,很容易留客),选择一些热销副食品来销售。同时,增加日用品类。比如,顾客家里的节能灯坏了,总不能让他们跑几里路去买吧,因此,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消费量较大的日用商品,不能断货。

  拓展服务面,增加人性化内容

  提到开店经营,许多零售客户都会提到“服务、服务、还是服务”。作为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服务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服务不仅仅体现在送货上门、提供一些热水、打气筒这些简单的内容上,作为消费者家门口的零售业态,我们要为顾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才能赢得他们的青睐,从而提出顾客的回头率呢?

  一是专业化服务。社区店要想长久的生存,仅靠低层面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