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职业烟农话丰收

2022年12月01日 来源:日照日报 作者:王方玲、陈绍锋
A+ A

走进秦楚大地,一片丰收喜悦的欢声笑语给寂寥的冬增添了几许热闹。在云雾环绕的山区,正是烤烟丰收的季节,一年的耕耘忙碌,一年的辛苦付出,拿到手中沉甸甸的发票,仿佛的所有的不悦都烟消云散。

让我们走进秦楚山区,去感受职业烟农丰收的喜悦,来倾听他们与烟草的故事。

生产标杆蔡化震

蔡化震在处理不适用烟叶今年48岁的蔡化震来自河北邯郸,但却是湖北省竹山县擂鼓镇的一名职业烟农。2008年以来,依靠经营烟叶种植,实现了创业梦想,过上了富裕生活。提起蔡化震,方圆几公里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不仅是烟叶种植的能手,而且思路活、有想法,是个敢闯敢干敢拼的人。

2008年,鼓起勇气背井离乡,揣着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从河北来到了湖北竹山县擂鼓镇,和他的妻子开始了种烟事业。这一年赶上党委政府发动乡村种植烟叶,大力开展土地流转,烟叶产业逐渐集中连片化、发展规模化,蔡化震在技术员的指导,烤烟事业走上了正轨。

蔡化震是一个刻苦好学的人,2015年,农用机械在山区并不普及的时候,他买了全村第一台耕地机,周边的邻居不看好,在他的改良下,耕地机竟然成为了翻耕“神器”。正是因为第一个吃螃蟹,为他以后走上科技种烟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蔡化震,家中摆满了拖拉机、打孔器、高压喷雾机等十几台机器。自从有了机械以后,他种烟更加积极了,除了每年参加竹山县烟草专卖局举办的烟叶生产技术培训外,还在抖音小视频等网络媒体上钻研农业机械,探索适宜规模化烟叶产业种植的农用机械,积极学习农用机械使用技巧,凭借着良好的农机操作技术,每年不仅翻耕自己的烟田,还为其他烟农提供深耕冻垡作业,仅每年为其它烟农翻耕烟地就增加收入12万元。”

除了种植烤烟,蔡化震还进行烟田套种西兰花、花菜、红薯、苦荞等,闲置大棚种植食用菌,正是因为敢闯敢拼、善于钻研的性格,让蔡化震从曾经种植烟叶30亩的基本烟农发展到现在种植烟叶153亩的大户,年均纯收入达30余万元。靠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和汗水,蔡化震实现了创业的梦想,在竹山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致富能手王美辉

连续7年被评为“种烟大户”、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十佳职业烟农、国烟帮扶地区“增收创富能手”……他就是竹溪县泉溪镇职业烟农王美辉,从事烟叶种植17年。

17年前的王美辉可没有一点致富烟农的样子。年少辍学、踏入社会壮志未酬,27岁才娶妻生子,加入了农电队伍,但是前途未卜。如何依靠本地资源实现脱贫致富?王美辉陷入一片茫然......

2005年,泉溪镇坝溪河村在桃源、向坝、丰溪等乡镇试点影响的基础上开始试种烤烟,王美辉成为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但是收益让他觉得生活有了盼头。“金灿灿”的烟叶给王美辉带来了新的希望,从那时起,王美辉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种植烟叶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王美辉养殖蜜蜂获得大丰收

王美辉跟着烟站技术员学习烤烟种植技术和烟叶烘烤技术,时常与其他烟农相互交流种烟的方法和经验。经过多年的种植学习,王美辉熟练掌握了集烟叶种植、田间管理和烤烟技术于一体的本领,如今通过种植烤烟致富奔小康,开上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成为了坝溪河村的“有钱人”。

2019年竹溪县烟草专卖局开展“以烟为主、多业融合发展”探索,坝溪河村纳入烟区综合体试点建设范围。王美辉在当地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指导下,开始尝试烟田轮作和养殖蜜蜂。2020年,王美辉的蜜蜂养殖发展到了200多箱,三年来共计收入50多万元,纯收入达35万元以上。如今,王美辉已准备规划发展更多蜜蜂养殖基地,向养殖大户的目标迈进。

在王美辉的宣传和带动下,坝溪河村的村民也走上了多业融合的致富之路。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王美辉敢闯敢试,帮助他实现了金叶致富梦。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