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生产 > 正文

为烟农服务,就要有那么一股劲儿

2022年03月18日 来源:BIZ商界网 作者:高阳、宋晓飞
A+ A

在山东潍坊安丘市局(分公司)石埠子烟站,经常能看到一位风风火火的年轻同志工作的身影,他或者忙碌在田间地头,或者奔走在赶往烟田、服务烟农的路上,他就是烟站副站长张伟。

他刻苦钻研业务,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广大烟农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是辖区烟农的“主心骨”;他勇于创新探索,专一行、精一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始终是同事学习的标杆。参加工作以来,张伟多次被行业上级及地方党委政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成绩的背后,是他的无畏创新和无悔付出。

烟叶创新有闯劲

也许有人会说,烟叶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年还不都是那些环节、那些工作吗?然而,在张伟的眼里,他认为烟叶工作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每天创新一点点,每天改进一点点,烟叶生产水平才能得到稳健而又持续的提升。

创新,不可以熟视无睹。细节,是张伟做好烟叶创新工作的起点。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张伟能够发现;别人想不到的办法,张伟也能够提前想到。今年2月初,安丘夜里温度达到零下四、五摄氏度, 2月9日下午,张伟来到石埠子镇葛布口育苗工场,看到育苗工场管理员董会存愁眉苦展,原来这几天气温骤降,老董担心育苗棚内气温过低会影响育苗工作,就采取育苗棚背风口覆盖厚膜、育苗棚门加厚门帘等方式,但效果不够理想,却迟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正在老董唉声叹气之时,张伟心想,可以加根伴热带啊,只要精准控制,是能解决一时之急的。说干就干,张伟独自开车去城里购买了伴热带,及时安装在大棚之内,并加安了安全保险装置,做到可靠通电、及时断电,在为大棚增温的同时,确保安全落实到位。看到张伟忙碌的身影,老董忍不住交口称赞。像这样的小改革、小创新不胜枚举,在直播机播种时,为防止覆土不均匀影响出苗整齐度,张伟与育苗专业队员创新直播机毛刷,及时将育苗盘表面多余的覆土扫拭干净,保证了播种质量;针对宽窄行烟田地块中耕除草窄行易操作、宽行除草不彻底的问题,张伟与合作社机械手创新了宽窄行可调节式中耕除草机,提高了中耕效率和除草质量;面对雪茄烟试种前没车、后没辙的实际困难,张伟硬是凭着学中干、干中学,带头晾晒调制,圆满完成了19亩雪茄烟的试种任务,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肯定和认可。

面对取得实效的创新成果,面对同事投来羡慕的目光,张伟始终认为这是应尽之责,工作中还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地方,而这正是他的主攻方向,更是其潜力挖掘、工作提升之所在。所有这些,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更落实到了日常的工作和行动中。

技术集成有韧劲

张伟自 2001年在基层烟站参加工作以来,他就一直扎根烟叶大田,奋战在为烟农服务的第一线。工作中,张伟一直把不断发现问题、创新破解难题作为促进工作提升的有效途径,用心钻研,刻苦学习,积极向烟农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多年来,他把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烟田里,与广大烟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想烟农之所想,急烟农之所盼,团结同事,克难攻坚,提高了以创新破解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为推进提前集中移栽,促进烟叶提质、烟农增收,有效降低烟农移栽成本,2020年4月份,张伟在创新借鉴水冲井窖移栽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烟农需求和当地生产实际,创新推出了《膜下井窖移栽技术》,他们集水冲井窖移栽与膜下移栽的优势于一体,既能有效保持井窖移栽对烟株抗旱、抗倒伏的重要作用,又能形成井窖小气候、促进烟株早发快长,还能将集中移栽期提前一周左右,使烟叶的生长期、成熟期处于光照、温度、水分最适宜的七八月份。成果创新之后,需要及时向广大烟农进行示范推广。为此,作为原创者的他坚持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相结合,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示范操作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广大烟农自觉接受、主动落实的积极性。“对膜下井窖移栽,一开始我还有点迟疑,但看到身边的烟农都尝到了甜头,我便打消了思想顾虑,积极使用膜下井窖移栽技术,结果效果就是好,不仅烟叶移栽质量有保证,每亩地还能节省移栽用工20多元。”石埠子镇北郎庄村烟农 孙汉金说。

创新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膜下井窖移栽技术也是如此。为巩固提升创新效果,张伟依托烟站晨夕QC活动小组,开展《膜下水造井窖移栽技术的研究》课题并实施重点攻关。其间,张伟和小组成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查阅大量的相关技术书籍的同时,深入安丘市 9个村 36户烟农,调查需要改进完善的技术要求和意见建议,深入研究、集中攻关,形成了《膜下水造井窖管理技术规范》,实现了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和服务烟农的便利化。

助农增收有拼劲

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烟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坚持以烟农为中心,张伟没这样去说,可他却敬终如始地坚持这样去做。正是促农增收的坚定目标,正是提高烟农的获得感、幸福感的不懈追求,澎湃起张伟求实创新的不竭动力。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有多少芬芳。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有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为创新工作深入开展提供“源头活水”。2019年7月份,张伟针对广大烟农烟叶生产用工难、用工人员归属感不强、精细作业质量不高等现状,主动开展深入细致的工作调研,他与同事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广大烟农、务工人员中间,虚心向烟农请教,切实摸透烟农、把头、用工人员、投资者等多方的现实关切和利益诉求,充分借鉴地方专业合作社在入股分红、利益联结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创新推出《烟叶股份制分红农场经营管理新模式》,烟田把头根据农场纯利润提取一定比例红利,用工人员根据作业量入股分红,激励和引导用工人员变“要我干”为“我要干”。该模式在石埠子烟站北郎庄烟叶农场试运行成效显著,得到了烟农和用工人员的一致好评。该做法经总结提炼,形成了学术论文,先后在多家期刊发表。

为推动烟叶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将促农增收举措落到实处,张伟作为骨干成员,踊跃参加了安丘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工作。一方面,他引导烟农种植稻谷、丹参、紫薯等作物,并积极联系向深加工企业销售,努力增加烟农收入。另一方面,他积极探索烟叶—豌豆、烟叶—大蒜一年两作,为拓宽烟农增收渠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新途径。

张伟一直认为,烟叶创新的舞台在烟叶大田,烟叶人员创新的价值在促农增收。立足“三农”大局,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对接,烟叶人的创新空间将更加广阔。“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多想烟农之所想,多急烟农之所急,多念烟农之所盼,才能砥砺初心使命,更好地抓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落实,推动烟叶工作再上新的台阶。”张伟满怀信心地说道。这是他的为民情怀,更是他的创新起点。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