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控烟频道 > 国内动态 > 正文

卫生部长称控烟将纳入医改统筹考虑(图)

2012年07月16日 来源:烟草在线据网络编辑整理 作者:
A+ A
   烟草在线据网络编辑整理  目前我国的吸烟人群高达3.5亿,被动吸烟人群超过7.4亿,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如果吸烟状况得不到改变,到2050这一数字将攀升到每年300万人。

  2005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然而上述数字告诉我们的现实是,6年来控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我国依旧是世界上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在7月12日召开的“2012年中国控烟论坛”上,专家学者、有关部委负责人再次聚在一起,探讨中国的控烟乏力的原因及对策。

  卷烟产量10年增加41% 青年吸烟比例增加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6年来,履约效果一直不明显,如今,一些重要指标的变化甚至与公约要求背道而驰。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我国卷烟的生产量非但没在减,还在节节攀升。2011年的卷烟产量跟十年前的2002年相比增加了41%。15到24岁男性和女性的吸烟率都呈增长趋势。

  立法空缺宣传不足 控烟工作进展缓慢

  我国控烟工作进展为何如此缓慢,甚至可以说是止步不前?韩启德认为,立法空缺、宣传不足是两大原因。

  韩启德: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控制烟草危害的国家法律,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全面禁止公共场所吸烟步履艰难,烟盒包装上的“健康警示”图片难产,烟草广告不能全面禁止的重要原因。我国有关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传播也还远远不够,造成人们对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 

  经济利益推动 烟草巨额利税成难抑诱惑

  此外,错误观念也是制约控烟实施的枷锁,一些人至今盲目相信科技力量,认为仅仅依靠技术革新就可以降低烟草带来的伤害。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烟草业还要做大做强,还要科技兴烟,还要搞所谓低焦油,WHO已经明确告知天下,不存在低危害的卷烟、低焦油的不等于低危害。

  更重要的是,烟草业背后还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推动,每年高达几千亿元的利税不可以说不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副主任梁晓峰:2005年当年的烟草利税是2400亿。

  烟草疾病引发经济负担或达税收2.8倍

  而可悲的是,烟草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实际上只是个美丽的幻影,眼前利益之后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加倍偿还。

  针对所谓的烟草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错误论断,论坛上,卫生部部长陈竺用实际数据予以了批驳。

  卫生部部长陈竺:2008年,我国归因于烟草的疾病经济负担就达到2237.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烟草危害后果一般在20到30年后显现,很容易被短期内经济指标所掩盖。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20年后,社会为烟草危害付出的代价将是今天烟草税收的2.8倍。

  专家:将现有措施落实到位为控烟有效手段

  那么,如何推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切实推行,真正降低吸烟对国人的伤害呢?胡鞍钢认为,政府推动是第一要务。

  胡鞍钢: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检查和审议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执行情况,并公布评估报告。第二,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控烟的公开决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推动全国各地各部门全面控烟。 

  梁晓峰警告说,中国吸烟产生的医疗费用和生产力损失正在逐年迅速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20年后将对医疗保险系统形成巨大压力。与其他很多立竿见影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不同,因吸烟引发的疾病和死亡通常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方才显现。中国男性因吸烟致病死亡的高峰估计将在2025年至2030年间出现。与此同时,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进入人口老龄化高峰,这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会产生“压垮”医保系统的危险。将已经制定出来的措施落实到位是控烟最可操作、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梁晓峰:世界卫生组织实际上在去年联合国大会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秘书长的报告中说得很清楚,预防慢性病一共有十项有效措施。其中前四项都是与我们控烟有关系的。首先无烟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第二,关于烟草危害的警示,第三,全面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第四,提高烟草和酒类的消费税。

  政府推动控烟 控烟将纳入医改统筹考虑

  陈竺则认为,有关部门的积极作为也是推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顺利推进的有效措施。

  陈竺:控烟履约,卫生工作者责无旁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将控烟履约工作放到深化医改大局中去统筹考虑,积极推进。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控烟联盟,切实保障广大群众身心健康。 

  陈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将控烟履约工作放到深化医改大局中去统筹考虑,积极推进。

  在控烟的道路上,我们说了很多,呼吁了很多,有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的控烟措施,但我们回头却发现,控烟路上依旧是烟雾缭绕。的确,我们是需要继续完善立法,是还需要摒弃畸形的烟草文化,但最为关键的是能像抵制烟瘾那样,抵制黑色GDP的诱惑。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