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就事论事 > 正文

“脱口秀”别成“脱缰秀”

2023年05月19日 来源:中工网 作者:申时行
A+ A

5月15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接群众举报,决定对上海笑笙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依法立案调查。经查实,该公司及其演员李昊石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5月17日新华社)

脱口秀是语言的艺术,然而时下却有一些脱口秀演员误用甚至滥用这种艺术。或是不假思索,段子脱口而出、张口就来;或是追逐流量,肆意玩梗,忽视社会效应。这种现象扰乱行业正常秩序,有悖于脱口秀行业之初衷;突破艺术创作底线,无益于文艺创作之勃兴。

窥一斑而知全豹。其实不止脱口秀演员,公众人物言行不当、行为不端的案例时有发生。有人少年成名却因约束不当最终锒铛入狱,有人走红迅速使得内心膨胀最终昙花一现。这不由得令人深思,为何公众人物“翻车”的情况频频出现?究其缘由,对职业缺乏敬畏之心或是其中内因。

20230518jingwei.png

心有所畏方能行有所止。周国平曾说:“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对艺术创作者来说,心怀敬畏其实是坚守价值底线的一种方式。互联网时代,网络是最佳展示台,艺术创作者们由此成为社会焦点,变成公众人物。他们置身于社会聚光灯下,一言一行无可避免地会被“放大”,所以很多情况下,善者更善,恶者愈恶。正因为此,每一个公众人物都应该常怀敬畏之心,对职业、对社会、对英雄心有所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心怀敬畏,艺术创作才不会背离社会价值。作为社会资源优势方,从业者们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考虑更广泛的社会影响、承担更重大的社会责任。虽然脱口秀是语言的艺术,但调侃和幽默并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创作自由也不等于无视社会规则。比起“肉里噱”的笑料和“外插花”的包袱,我们更需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品,更需要能引领行业正向发展的内容。只有这样,艺术创作才能进入良性循环,才能真正赢得受众发自内心的口碑,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才能长久、常青。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