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业频道 > 正文

青春与技术齐飞 效益与管理共进

记能让“洋树”开“土花”的技术专家何道明
2019年01月18日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李泽平
A+ A

  烟草在线专稿  “技术,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效益。作为技术人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责任即使有千万个理由,都不是推脱责任的借口。”朴实无华的言语出自于我要讲述的主人翁,——在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勇攀技术高峰的何道明技师。

  人物简介:何道明,男,汉族,党员,技师,1963年出生,贵州贵定县人,1981年在贵定县二中高中毕业,1982年进入贵定卷烟厂工作。1989年在贵州省机械干部管理学校大专班学习毕业,并自学考试后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班毕业;1992年被工厂派往德国斯慕门公司接受BE8000型包装机维修管理与技术培训,同年8月在全国烟草工业第二届职工技术操作竞赛中获YHB3000型包装竞赛贵州省竞赛第一名及西南、西北片区八省市第一名;1993年获得贵州省烟草行业技术操作能手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黔南州优秀青年”,1999年获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勤学苦练,学徒成能手

  何道明1981年在贵定县二中高中毕业,1982年进入贵定卷烟厂工作。高考失利的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把“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做优秀员工。他把“勤学苦练”作为通向优秀员工的途径,在别人闲聊时,他在默默地看说明书;在别人娱乐时,他在默默地拆卸机器构件;在别人休息时,他在虚心向师傅请教技术原理。入厂不到一年时间,他就从学徒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维修工。在一次设备的维修中,从维修记录发现同一个轴承的故障率很高,两三个月总要坏一次。作为维修工的他其实只需要按师傅的安排换好轴承就行,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对工厂的责任促使他打破沙锅问到底。他向师傅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觉得这其中必有缘故。师傅召集各技术能手一起研究,发现主要是机油润滑不到位,原因是喷孔偏离太大,经过调整,问题果然得到了彻底解决。

  面对师傅的表扬,他没有骄傲,而是深刻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于是,下定决心努力钻研技术,掌握一套过硬的本领,去适应工厂的发展需要。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休之时,他便拿出随身带的设备维修说明书来废寝忘食地学习,他抓住分分秒秒,在一点一滴中学习与积累。由于他的勤学苦练,短时间内就从操作工跃到了维修工、主修工、班长岗位,直到分管车间的设备工作到车间主任。人生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地跨越。

  如果说他在基层一线奋战的十七年,一年犹如一个台阶,那么这十七级的台阶就是他青春绽放的足迹,这十七级的台阶就是他攀登机械技术的阶梯。

  精研细磨,“洋树”开“土花”

  在工厂技术改造中,首次引进意大利GD公司、德国斯慕门公司制造的进口设备,作为技术骨干,面对复杂的参数,复杂的结构原理,他没有退缩,而是为尽快了解和掌握其设备的性能与原理,从早到晚,不分上班还是工休,泡在车间摸爬滚打,反复实践、钻研,拆了装、装了拆,不断摸索设备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平时所学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维修经验,反复探索总结,光是各重要部件的参数及运行规律就记了厚厚两大本。终于准确掌握了设备的性能与原理,为掌握引进进口设备积累了第一手现场资料,成为工厂的生产主力军。

  在保障生产上,他深研原理,勇挑重担,治疗“洋货”身上的疑难杂症。那是1993年的10月,BE8000型包装机组的主机出现故障,传动主轴有一个齿轮箱缺油,造成齿轮严重磨损,齿轮间隙过大,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必须更换齿轮,如不及时处理,不但会加重机器磨损,还可能发生错位打坏设备,后果不堪设想。而要更换这一部位,则要拆下整机的近三分之一。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又没有外国专家在场,拆下来之后是否能保证安装上达到技术要求也没把握,而请专家至少要一年半载,全年任务就不能完成,怎么办?他急烟厂之急,根据自己对设备的了解和技术储备,大胆地向厂部提出:“自己动手、自主维修”的方案,这在厂里还没有先例。在厂部和车间党政领导的支持鼓励下,成立了抢修小组,他带领大伙夜以继日,翻阅大量的技术资料,仔细研究设备的构造原理,拆、修、装,通过反复探索,苦干了一周,终于排除了设备故障,直接为工厂节约维修费用一百多万,为完成全年任务赢得了时间。

  在提质增效上,他深挖问题,寻找规律,让“固有的设备”焕新生。在一次生产会上,反映成品车间烟支空头下隙严重,无法加快生产进程,可能拖累全年产量。别人认为这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他却看成是自己的责任,第二天就带着他的团队到现场了解情况。原来是烟丝填充值的问题一直处理不好,再加上包装设备设计的烟包固有走向,导致烟支空头下隙严重。而要减轻空头下隙严重的情况,只能加重烟支填充重量和降低车速来生产。这样做既浪费了烟丝,又耽误了时间。车间主任说,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他为了解决该难题,自己测绘零件,调整填充角度,并将烟包进行调头输送,解决了一直困扰这道工序的问题。光这项改进,且不说节约的时间,每包烟就为工厂节约一克烟丝。

  只要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再难的事情也能做到。2003年初,厂部决定将进厂10年的一组德国进口PROTOS卷烟机进行大修。按照惯例必须要送制造厂家大修,或者请外国专家到厂修理,而当时大修一组设备最低也要650万元,修理周期3个月。由于大修厂家与厂商商谈的方案迟迟定不下来,加上厂里的资金也很紧张,在这种情况下,时任车间设备主任的他,再次大胆向厂部提出自己大修的请求,厂部经过研究,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领导是同意了,可是机修人员不满意,因为车间在设备大修上是没有义务的。为此,他一个一个地找他们谈心,并把企业的情况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希望大家理解当时企业的难处,思想工作做通后,为了能有效地组织这次大修任务,吸取上次B1包装修理时的经验,经过他的周密组织和安排,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支PROTOS卷烟机大修小组及成员正式成立。整个大修过程紧张有序的进行,所有更换的零部件,哪怕一颗螺丝、一个垫圈都清楚记录在案,光换件就达1000多件,都是严格按照大修设备标准进行的。在这次大修中,小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充分发扬团队协作精神,经过一个半月的连续奋战,终于圆满的完成了此次大修任务。大修后的这组设备,经工厂组织验收,有效作业率达到88%以上,投入生产后设备运行正常、稳定。这一创举,开创了贵州卷烟工业有史以来不能大修进口设备的先例,不仅为工厂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也为工厂在以后的设备维修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锻炼了队伍。此次大修设备仅用了150万元,为企业节约资金500万元以上。这个项目因此被评为贵州中烟“十一五”期间科技创新项目优秀奖,并获得奖励。

  他不仅在维修技术上是一把好手,在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上,也是一个领军人物,他总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投身于车间的小改小革中,为车间的生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历年来工厂的QC成果和创新成果发布中,无论是成果发表数量或是获奖数量都是处于领先,并多次代表工厂参加省级和国家级举办的成果发布会,获得奖励,实现了工厂在国家级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上零的突破。

  传帮带结,“青工”变“轻工”

  1995年何道明提拔为车间分管设备管理的副主任后,虽然岗位变了,人生轨迹变了,但他更深知任重道远。每遇重大和复杂的技术难题,他总是亲临现场指挥、重点把关,倾听员工的建议,保证各项操作准确无误。他时常穿梭在生产一线,强化对现场的管理,加强对生产设备的巡检。采集相关设备倾向性数据,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为鼓励青工“参政议政”,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技术管理的进步,他动员广大员工立足自身岗位,围绕本岗位改进和完善操作流程,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规范高效作业要求。在他的带领调教下,集群里的技术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团队精神明显增强。

  为提高一线生产员工的劳动技能,他积极组织对岗位操作人员的传、帮、带的培训工作,对现场设备极易出现的故障潜在源,教会他们及时辨识和正确应对排除。特别是在解决金拉线的质量要求上,当时许多青工都总是调整不到位,出现质量问题。他深入班组亲临现场指导,不计报酬手把手地耐心讲解,使青工都掌握了处理方法。他融入到班组内部,在现场寓乐于教,积极探讨各类故障的处理方法,营造浓厚的学习业务技术氛围。他根据平时对现场各类故障处理方式和过程,利用闲暇之余,潜心研究,总结出一套快速处理设备的维修技术,无私传授给青工,为日后故障的快速锁定和排除,节省了大量时间,有效地保障了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青工们成为了“轻车熟路的技工”,也让繁重的工作变得较为“轻”松。 

  多年来,何道明总是以满腔的热情去扎扎实实地工作,总是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去钻研业务技术,总是以“好为人师”的品格去培养技术骨干。他捐资助学,他无偿献血,他奋战凝冻……他就是爱燃胸中,勤在手上的何道明。那一摞摞的奖状、奖章,特别是“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不仅仅是对他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精神品格的褒扬。这些耀眼的光荣与殊荣,无不凝结着何道明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