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在线参阅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业频道 > 正文

让我们为这些驻村第一书记点赞!

2019年08月19日 来源:中国烟草资讯 作者:
A+ A

  “第一书记是领路人,领着百姓脱了贫。”

  “第一书记情最真,对待百姓像亲人。”

  走在三秦大地,走近乡里乡亲,这样的赞誉,不绝于耳。

  6月底,我们一行赴陕南调研,记录下3位陕西烟草商业系统驻村第一书记的故事。

  驻华峡村第一书记马哲:

  “要让贫困户心里的‘火星’燃起来!”

  位于秦巴山区深处的安康市旬阳县,山大沟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优美的自然环境,但也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陕西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定点帮扶的棕溪镇华峡村,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贫困村。

  该村距旬阳县城近40公里,村民大多散居在半山腰上,有些农户家距村委会有七八公里远,开车也要十多分钟。

  “这么年轻的娃能干得了啥?”

马哲(左)和华正堂在一起 /李俊欣 摄

  2018年6月,省局(公司)派出的驻村第一书记马哲初到华峡村的时候,听过不少这样的质疑。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个新婚不久的年轻人心里暗暗憋了一股劲儿。

  “多少年来,村民已经穷惯了、穷怕了。他们心里缺少立志脱贫的‘火星’,我要让这个‘火星’燃起来!”马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让群众尽快走上脱贫致富路,首要的是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马哲从《毛泽东选集》中寻找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到群众中去,接近群众。去山上的农户家走访,来回路程就要一两个小时。为迅速摸清村情,他购买了一辆吉普车,3个月行驶7000余公里,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繁忙的工作,他两个月就瘦了十多斤。

  为尽快打开集体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渠道,他自费1.2万元购买120只土鸡做推介活动,并发挥消费扶贫和网店销售的优势,协调省局(公司)机关食堂从华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采购鸡蛋、土鸡等农产品……本来的“白面”书生,几个月下来,已成了古铜色,村民也逐渐认可了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

  最认可马哲的要属48岁的村民华正堂,6岁时失去双臂,与耳聋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一家人住在碎石块垒成的老房子里。靠着一张嘴、一双脚,做饭、砍柴、除草、整地……但仅是能生活自理,至于脱贫致富,华正堂却没敢想过。

  第一次到华正堂家,马哲看着贫瘠的生活和老旧的房屋,暗下决心:一定要帮他家走出贫困。当务之急,争取危房改造项目,修缮加固房子。又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烟草部门,将水泥路修到了他家门口,解决了华正堂家的行路难。

  在马哲看来,华正堂人能干,又聪明,村里的电机坏了,大家都在干着急,华正堂三下五除二就修好了。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华正堂种植了50亩烤烟。烟技员说:“如果风调雨顺,老华这50亩烤烟,到秋天卖完烟叶,纯收入有望达到10万元左右。” 

  丰收在望,幸福就在眼前。提及这些,华正堂很是激动:“烟苗和肥料都是免费的,马书记和技术员经常来指导我,我有信心把烟种好。”“是马书记让我有了小康梦!”

  “没有双臂的人都有信心脱贫,我们还有什么脸面等靠要!”村民们说。

  华正堂只是马哲帮助全村开展产业帮扶新路子的注脚。走亲串户后,他撰写了20余页、上万字的调研报告,并按照脱贫任务计划,与省局、村三委共同制订出《2019年整村脱贫任务分解表》《脱贫攻坚工作倒推时间表》,按步骤推进帮扶计划。针对耕地零散、劳动力匮乏等实际状况,他积极引导村民科学开展长中短期结合的种植、养殖产业,着力构建长期产业有盼头、中期产业有看头、短期产业有甜头、脱贫致富有奔头的产业格局。

  华开稳,就是靠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典型代表。“马书记了解我养过鸡,帮我协调贷款,从生产到销售,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短短两年,华开稳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养殖大户的华丽转身,其培育的鸡苗拓展到安康市9个县的养殖市场,年收入可达30余万元。

  棕溪镇镇长屈轩说:“华峡村原来基础设施差,面积虽大,但能走车的路没有一条,人均收入全镇倒数第一。在陕西省局(公司)和几任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支部也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党支部’。”

  如今的华峡村,路通、夜亮、水到家,家家住上安全房。“今年秋天,即可实现全村脱贫出列!”马哲信心满满。

  驻三圣庙村第一书记罗震宇:

  “老百姓看着我们,我们代表着党和政府!”

  半山坡上,一排由原来的小学校改造的老旧平房,孤零零的,没有围墙。若没有汉中市南郑区小南海镇三圣庙村村委会的牌子,难以置信,这就是村委的办公场所。

  房间阴暗潮湿,被雨水侵蚀、已经霉变的天花板,部分掉落下来。“前年7月,我们刚来的时候,多处漏雨。雨稍大一点,就要用盆接水。”南郑区局(公司)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罗震宇说。

  “刚来村里时,非常震惊。路不通,汽车进不了村,近4公里的泥路,走了40多分钟。村里没有自来水,只能自己骑着摩托车去带水,一次要半个多小时。”罗震宇揪心地说。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罗震宇牵挂的是如何拔掉三圣庙村的“穷根儿”,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罗震宇(前)和村干部一起为村民饮水工程挖管沟 /李兴 摄

  他和其他3名工作队员,每天步行4个多小时,对132户贫困户进行摸底。饿了,就吃自带的干粮;渴了,就掬一口山泉水。实在推辞不过,在村民家吃了饭,他一定要把饭钱留下。

  在罗震宇看来,三圣庙村虽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劣势,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村班子不健全,且人员结构不合理,平均年龄50岁;党员队伍老化,34名党员,老党员占三分之一多,已多年没有发展新党员。

  激活党组织,只有增加新鲜“血液”。经过罗震宇细心考察,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并培养了2名年富力强的致富能手为入党积极分子。

  罗震宇还多次动员,让已经走出大山的年轻大学毕业生刘建国,回来做村监委主任。

  今年25岁的刘建国,2017年从山东英才学院本科毕业后,到江苏沿海城市工作,每月有7000多元的工资。

  有高薪不挣,却回村做事。有人说他傻。他坦然地说:“工资多少不是事,能为村里办实事,才是正事!”

  “罗书记一个国家干部,都能为我们村操心费力,出主意想办法,作为本村人,我更应该帮村里致富。”刘建国说。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罗震宇念活了“人才经”。村民们都说第一书记就是有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

  罗震宇牢记总书记的话语,和乡亲们交流时,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面对一穷二白的村庄,罗震宇多方发力,向政府申请成立资金互助协会,给村民提供无息贷款。2018年,种植茶叶400亩,今年又增加300亩;今年还试种魔芋50亩,亩均收入七八千元。联合村集体合作社与南郑金叶合作社,流转土地120亩,发展烤烟种植。

  要想富,先修路。罗震宇积极协调汉中市局(公司)争取到63万元扶贫资金,铺设了4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打通了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三圣庙村电商扶贫店在罗震宇的帮助下,今年3月,在“淘宝”开张了。土鸡蛋、茶叶、竹笋等土特产,不用出门,就能销售了。短短3个月,营业额已有七千余元。

  “罗书记来了两年多,一直在为村子里干实事、解难题。”村委主任夏洪刚说。

  罗震宇的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2018年,他被评为全省烟草商业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汉中市局(公司)优秀党员,最近又被推荐为南郑区“最美第一书记”。

  “群众都在看着我们,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来工作的,我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罗震宇的话,透着真诚、担着责任。

  指着村委边上新建的二层楼房,罗震宇高兴地告诉我们:“这是新建的村委和卫生室,正在装修,下个月就能搬进去了。再过不久,我们的自来水工程开始施工,老百姓就能喝上健康的自来水了。”

  看着他自信的眼神,我们相信在帮扶干部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三圣庙村实现脱贫摘帽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驻花庙村第一书记李强:

  “我能有今天的幸福日子,多亏了李书记这个领路人。”

  “十年都有九年旱,吃水就到蛤蟆潭,下雨路滑胶泥粘,有女不嫁花庙塬。”

  位于商洛市洛南县石门镇以东5公里处的花庙村,地处坡塬,干旱少雨,饮水困难,交通落后,这首打油诗形象地描述了花庙村恶劣的生活环境和贫困状况。

  摆脱贫穷,一直是花庙村村民的梦想。找不到产业、找不准产业,贫困群众“有力无处使”,渐渐失去信心,失去动

热文榜

红云红河集团 合力图强 和谐致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