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增加了一根蒸汽管道,使得空调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夜间空调温湿度控制更加精准、生产环境更加优化,这招真妙!”
近年来,随着卷烟产品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云南中烟红塔集团大理卷烟厂动力车间结合云南中烟“产品质量提升年”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蒸汽质量提升,探索创新节能新举措。
增设蒸汽管道路径示意图
为满足制丝车间产品存储条件,以往非生产期和夜间仍需运行空调,动力车间运行班组夜班也要启动一次锅炉来供应蒸汽,尤其是冬季,启炉频次更为密集。而每次间歇性启动锅炉,消耗的天然气都超过200Nm³,能耗颇高,这与工厂倡导的节能降耗背道而驰。
面对问题,动力车间技术攻关团队反复深入调研,终于找出问题症结:原来在非生产时段,制丝空调的蒸汽需求呈现阶段性特征。启动之初,蒸汽耗用量升至峰值,随着运行逐渐稳定,用量缓缓回落。这一过程中,若采用锅炉为空调供能,维持其所需温湿度,锅炉运行效率就会下滑,能耗也随之攀升。更麻烦的是,蓄热器设备在储热停用阶段,由于自然压降的存在,内部储存的热能无声无息地流失,这就造成了资源浪费与成本增加。
每一度热能的损耗都不容忽视。面对源源不断的能源损耗,队员们迅速投入战斗。大家看现场、查数据、找线索,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深入探讨,每位队员都不敢有半点松懈。
分析原因及讨论方案现场
“既然非生产期间制丝空调需要蒸汽来保障温湿度,而这段时间蓄热器内部的蒸汽也在白白损耗,那能否用蓄热器来供应制丝空调?”
“可是现在的蓄热器只能供应制丝真空回潮,怎么供应制丝空调?”
“没有条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在蓄热器出口蒸汽管道和供制丝空调蒸汽管道间加设一根连通的蒸汽管道行不行得通?”
“不妨来试一试。”
说干就干。于是,一项改造方案应运而生,队员们立即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造。
一次不行,再来,两次不行,再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敲开了成功的大门。
就是增加一根普通管道,节能效果立竿见影,不但优化了热能传输路径,让蓄热器热量得到更充分利用。减少了能源损耗,能源成本也降下来了。
“这也算是小改造产出的大成效吧。”队员们感慨道。
“制丝空调3个班次最低启炉3次,周日夜班最低启炉1次,单次耗天然气不低于200Nm³;非生产期用蓄热器余热供制丝空调不启炉,每周节约天然气不低于800Nm³。以目前天然气价格来计算,每年可节约9万多,再加上附带节约的水、电及空压气,每年节约10多万元不在话下。”队员何伟超激动地盘算道。
“关键是以后我再不用深夜进行保压了。”司炉工罗智龙边说边开心地笑了。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