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含有烟草内容,未成年人谢绝访问

烟业智汇

零售户在线

微薰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雪茄天地 > 正文

雪茄走私,人肉背雪茄到底靠不靠谱?

2025年03月07日 来源:雪茄汇 作者:茄茄
A+ A

近日,澳门日报一起雪茄走私事件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名男子在试图携带75支雪茄进入内地时,被海关关员当场查获。据现场关员描述,该男子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长裤,经入境随车厅的“无申报通道”进境内地,神色紧张、举止异常。

经过进一步检查,关员在其外套及裤子口袋处查获十袋雪茄共50支,在其腰部和腿部处还查获了三袋绑藏的雪茄共25支。面对铁证如山,当事人对其身藏雪茄企图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供认不讳。

海关不是茄房,容不得侥幸

这一事件让不少茄客心里犯起了嘀咕:人肉背雪茄,真的不靠谱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这么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还用问吗?这不是已经有人给你试过了)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人肉背雪茄无疑是一种走私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或许有人认为,只是为了自用,携带少量雪茄并无大碍。

这里头有个认知误区得掰扯清楚:自用≠随便带。特别是在新政出台后,对携带量有了极为严格的限制,从港澳入境最多只能带10支,其他地区是20支,经常出入境的每次仅允许带2支,这点量对于老茄客而言,可能连一天的口粮都不够。

海关对进出境物品的监管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自用”就放宽尺度。一旦被查获,雪茄会被没收不说,还可能面临罚款,情节严重的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这风险实在太高,实在不值当。

再者,咱们都知道雪茄讲究“三分茄七分养”,可海关的查验室既没有65%的湿度,也没有21度的恒温。新闻里那些被查扣的雪茄,要么在仓库里发霉,要么被当成证物封在塑料袋里抽真空。您说您花大价钱淘来的科伊巴贝依可,就这么白白糟蹋了,实在可惜。

新政下的生存智慧

2024年12月1日实施的新政,给整个茄圈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海关总署2024年第176号公告明确且严格规定了进境旅客携带雪茄的相关政策:

港澳进境的雪茄携带量从原来的50支锐减至10支,其他地区从100支大幅削减到20支,频繁出入境者每次仅能携带2支,这几乎堵死了个人代购的路子。

邮寄限值虽提升到2000元,但高端雪茄依旧受限,行邮税从10元/支涨到50元/支,税率高达50%。

这意味着,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申报流程上,海关都加大了对雪茄进出境的监管力度。那些企图通过人肉背带大量雪茄,或是未按规定申报来逃避海关监管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那么,对于我们这些热爱雪茄的人来说,如何才能既满足自己的喜好,又避免触碰法律的底线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和携带雪茄。

首先,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海关的相关规定,明确可以免税携带的雪茄数量以及需要申报纳税的标准。

在购买雪茄时,务必选择正规的渠道,并保留好购物凭证,以便在海关检查时证明物品的来源和价值。

进入境内时,更要主动向海关申报所携带的雪茄,按照海关的指引进行查验和缴税等手续。

当然,有些茄客可能会觉得这样做太麻烦,或者成本太高。但实际上,合法合规的途径虽然可能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但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最稳妥且安全的方式。毕竟,与法律的底线相比,任何冒险都是不值得的。

此外,对于那些想要更便捷地获取雪茄的茄客来说,国内已经有一些合法的雪茄进口商和经销商可供选择。他们通过正规的报关手续将雪茄进口到国内,并销售给消费者。虽然价格可能会稍高一些,但这样做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却是无法比拟的。

结语

港珠澳大桥海关的这次查获,再次印证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缉私逻辑。在AI智能审图系统覆盖率已达100%的今天,任何人体藏匿行为都无异于“裸奔”。

与其费尽心机躲避监管,不如主动拥抱合规渠道——毕竟,真正的品质生活,从来不需要游走在法律边缘。


声明:本文系烟草在线用户的原创作品,所有内容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仅供学习和交流之目的。本文内容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如有转载需求,请通过微信号“tobacco_yczx”联系客服烟小蜜,以获取正式授权。

热文榜

更多

视频

更多

专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