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春播正当时。当前,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时节,湖北省利川市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烟叶育苗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烟叶生产的“重头戏”,抢季节、高标准、严要求、强管理全力推进烟叶育苗工作,不断夯实烟叶生产基础,注入产业兴旺源头活水。
走进利川市南坪乡塘坊育苗工场,一座座现代化烟用育苗大棚整齐排列,棚内配备智慧育苗管理控制设备、智能摄像头监控系统及温湿度自动传感器等高科技设施,科学化、智能化的现代育苗技术有效推进。大棚外,工人们正忙着运盘、装基质、播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从元月份就开始着手准备,严格按照利川市局(营销部)技术规范及时间节点,对大棚进行维修、整理、消毒、放水和施肥,确保按时完成育苗工作,满足烟农大田移栽需求。”2月27日,育苗工作队队长滕达介绍说,今年育苗工场工有8座大棚进行育苗,预计可满足6000亩烟田的用苗需求。
精心育良种,苗好一半收。为抓好今年育苗工作“第一环”,奋力跑好春耕生产“第一棒”,进入元月以来,利川市局(营销部)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依托科技力量为烟叶育苗注入强劲动能,充分发挥烟农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职能,以基层烟站为责任范围,层层负责、环环相扣,确保育苗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大育苗烟用物质投入,提供基质32150袋、浮盘336600张、种子56100袋、苗肥25吨,全力满足育苗需求。
此外,不断强化优质烟苗培育的科技支撑能力,将漂浮育苗技术落到实处,从基质装盘、消毒以及良种化播种等,做到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培育出满足大田移栽的优质壮苗,为新一年的烟叶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据南坪烟站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不断推进漂浮育苗技术,运用智能化温湿度控制、水肥一体化管理等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确保烟苗质量,提升移栽成活率。
在利川汪营育苗工场,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育苗大棚内,烟草技术员正在测试水温,悉心指导工人进行基质装盘、播种和苗盘入池等工作,工人们忙碌穿梭、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们严格按照漂浮育苗技术要求,从基质装盘、播种、施肥到苗池管理,以及后期的培育及管护工作,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并对育苗过程全程监控,确保培育出优质壮苗。”汪营烟农专业合作社社长丁和伟介绍道,为加快育苗进度,当日雇请了30名工人分别在两个育苗工场紧张地开展育苗工作,确保按时完成育苗工作。
据利川市局(营销部)烟叶生产管理办公室主任覃永生介绍,利川市共有3个烟农专业合作社、4个育苗工场、40个育苗基地、27座钢架育苗大棚及505座育苗中棚。目前,育苗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将于3月10前全面完成育苗工作,确保满足今年5.57万亩烤烟和400亩白肋烟的大田移栽需求。
“借助大棚育苗智能化监测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棚内环境参数,实现了育苗过程的精准化管理。这种科技手段不仅降低了育苗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还提升了育苗效率,大幅缩短了育苗周期,为烟叶产业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科技兴烟力度,不断完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推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