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家小店里的某些商品销量突然就上去了?比如那款包装特别可爱的进口饼干,平时卖得一般,但这个月居然成了热销品。直到看到中消协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情绪消费”。
报告指出,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情绪消费有望成为新热点。作为一个经营了十多年零售店的老板,我深有体会。
回想起来,近两年来,我确实注意到了顾客购物习惯的变化。以前,大家买东西更看重实用性和价格。现在,尤其是年轻顾客,他们似乎更在意购物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举个例子,去年我引进了一批设计独特的文具。这些文具虽然价格比普通文具高出不少,但是独特的外观和手感让它们很快成为了店里的畅销品。有个女孩子买了一支钢笔后告诉我:“每次用这支笔写字,心情就特别愉悦。”这不就是情绪消费的典型案例吗?
再比如,我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在店里“闲逛”。他们不一定是冲着买东西来的,更多的是想放松心情,看看有没有什么新奇有趣的商品。有时候,一个吸引眼球的包装,一句暖心的文案,就能触发他们的购买欲。
面对这种趋势,我也在不断调整经营策略:
1.优化商品结构。除了关注商品的实用性,我更注重选择那些能带来愉悦感、新鲜感的商品。比如,我最近引进了一些手工制作的文创产品,虽然数量不多,但很受年轻顾客欢迎。
2.改善店铺环境。我重新设计了店面布局,增加了一些休息区,让顾客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挑选商品。同时,我还在店里放了些绿植,营造出一种温馨自然的氛围。
3.加强与顾客的互动。我开始尝试举办一些小型活动,比如新品品鉴会、手工等。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店铺的吸引力,也给顾客提供了一个释放压力、获得愉悦体验的机会。
4.培训员工。我要求员工不仅要熟悉商品信息,更要学会察言观色,理解顾客的情绪需求。有时候,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就能让顾客心情愉悦,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当然,拥抱情绪消费并不意味着忽视商品质量和性价比。相反,只有在保证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情绪价值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始终坚持诚信经营,不做虚假宣传,不炒作情怀。
展望未来,我认为情绪消费将为实体零售店带来新的机遇。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实体店最大的优势就是能提供真实的、多维度的购物体验。我们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顾客创造愉悦的购物环境和体验,让他们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能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情绪消费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零售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陷入过度营销的误区。作为零售商,我们要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坚守商业伦理,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毕竟,只有持续为顾客带来正面情绪体验的商家,才能在这波新消费浪潮中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