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昌卷烟厂制丝车间始终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面对青年员工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又存在经验不足和心态浮躁等问题,制丝车间做好培育的“加减法”,通过“减”去浮躁、短板与负担,进而“加”上沉稳、能力与活力,帮助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将人才“势能”转化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动能”。
“减”去“浮躁”,增“加”沉稳
“许多刚步入职场的青年员工,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容易急功近利,缺乏耐心与毅力,情绪容易浮躁。如果能够尽早克服这一点,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将大有裨益。”制丝车间党总支书记、车间主任凌斌指出。
图为青年机修工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设备维修
车间推行“师带徒”制度,安排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过硬的员工作为师傅,不仅传授青年员工专业技能,同时也利用多年工作感悟循循善诱,引导青年员工摆正心态,戒骄戒躁,培养踏实进取的工作态度。与此同时,车间定期组织青年员工开展交流座谈会,鼓励他们分享工作、生活中点滴感悟;班组鼓励青年员工参与车间及厂部的科技项目、QC活动和知识案例编写,让他们在实践中淬炼能力,提升价值感和成就感,逐步克服浮躁情绪。
“刚进入车间时,我对机械、重复的工作缺乏耐心,幸好有师傅在工作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使我在工作中停止内耗,现在我对工作有更大的热情,也积极投身班组各项活动。”新进员工秦佳怡说道。
“减”去短板,增“加”能力
班组通过“五必访六必谈”、同事反馈、员工自评、技能测试等多维度方式,全面评价青年员工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沟通协作等综合能力,精准画像,制定针对性培养方案。车间依托电气信息创新工作室平台,定期组织校企合作、内部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培训活动;通过“一岗多能”、设备操作竞赛等进一步加速青年员工从理论掌握转变为实际应用。
图为青年员工正在参加设备操作竞赛
据悉,2024年,车间全年自主开展各类竞赛12次,组织内外部培训160次,培训人次达2945次。“刚进入电工间时,我对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学校所学的基础阶段,通过车间组织的培训,我的专业知识更加丰富了,维修技能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电工间轮训的青年员工李品伟说道。
“减”去负担,增“加”活力
车间通过梳理岗位操作流程,将岗位操作“化繁为简”,使员工对于设备操作一目了然,提升了工作效率,创造更为轻松、高效的工作环境。同时,通过建立青年员工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与职业成就,定期为每位员工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更清晰地规划个人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发青年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为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车间工会还组织了丰富的文体活动,如拔河、读书分享会、气排球比赛等;丰富员工精神生活,让他们在娱乐中“减”去负担,在充实中“加”油充电,重新焕发活力,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参加车间组织的文体活动,不仅让我能够放松压力,还促进了我与同事之间的交流,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青年员工刘琪表示。
笃行致远 2024中国烟草行业发展观察